看不懂裝潢報價單小心吃大虧|7大施工估價單細項大公開,找統包還是設計師分析比較懶人包

看不懂裝潢報價單小心吃大虧|新家施工估價單細項大公開,裝潢找統包還是設計師分析比較懶人包

文章導覽

最近裝修費用漲翻天,相信許多人收到裝潢報價單的總金額差點沒昏倒!也有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找尋省錢的方式。正好同事是自己找發包工程翻修中古屋,而我家則是找設計公司規劃新成屋,兩者的差異正好可以提供給正在裝潢的你當作參考值,同步也會分享如何看懂報價單以及裝潢會有的工程項目,希望這篇文章會對大家有幫助!

如何看懂裝潢報價單?

通常廠商第一次給的報價單,大多數都是已做到最好、最滿的狀態,再來刪減掉不需要的部分,例如:減少施作的量、某些材料降級或是尋找替代品等等。事實上也幾乎不會有人照單全收,一開始做到最完整、最「滿」的報價開始不斷刪品項的好處,就是比較不會遺漏到重要細節,因此看到第一次的報價單也不用太緊張喔!

但如果是統包的估價單,則會依據客戶的預算開基本的,事後再追加費用。可以說找設計公司時報價單金額會不斷刪減,找統包時報價單金額會追加上去。

至於報價單裡會有什麼樣的項目?條列的項目是不是合理的呢?我先公開我家的報價單,讓大家可以了解一個裝潢工程大概會有哪些項目?

額外說明】安琪拉找的是設計公司,因此現在看到的只是施工報價單,設計師的製圖和監工費用是額外計算,如果你是自己統包監工的話就不會有這類的設計服務費,但相對所要花費的心力與時間也要自行評估。

公開我家的裝潢報價單項目

從報價單上就可以看出,我家的裝潢工程依序總共有:保護工程、水電工程、木作工程、系統櫃工程、油漆工程、清潔工程、地板工程。如果預算不足的話,地板工程可以等入住時有預算在做,木地板僅需一天就施工完畢且不會產生噪音煙塵,什麼時候裝都行。

如何看懂裝潢報價單?正確的裝潢報價單每個項目都詳細列出尺寸
如何看懂裝潢報價單?正確的裝潢報價單每個項目都詳細列出尺寸
如何看懂裝潢報價單?正確的裝潢報價單每個項目都詳細列出尺寸
如何看懂裝潢報價單?正確的裝潢報價單每個項目都詳細列出尺寸

其中有3項沒有包含在報價單裡面的包括:

1. 泥作工程

泥作工程是因為家裡只有飲料檯上一個小面積要鋪上藝術磚,萬能的木工師傅索性加點工錢幫我們搞定!因此我們是自己去磁磚行購買藝術磚,並計算好尺寸和數量後,再請磁磚行寄到家裡。

因為買的藝術磚有4種不同顏色,我們甚至在師傅施工的前一天,先排列好理想中的樣式,方便木工師傅照著排列組合去施工,完成後的效果也非常滿意!

換算下來只有磁磚費用2000元和師傅當天的工錢十分划算,但如果是屬於浴室的磁磚泥作工程,因為需要防水所以費用較高,可以再與設計師進行溝通!

2. 冷氣工程

通常冷氣工程一定會包含在報價單裡面,3房使用2台戶外機+4台壁掛室內機的費用大約落在20萬左右。我們是去電器行購買冷氣時,發現電器行有配合的冷氣師傅,因此就委託那位師傅幫忙做管線配置,請他到現場與木工師傅協調天花板的配置,服務好又專業,能找到厲害的師傅真心覺得很幸運!

3. 窗簾工程

這是一般裝潢的最後一個工序,當裝潢到中後期時,我們直接去隆美窗簾挑選窗簾,會挑選隆美窗簾的原因是它有推出拼接窗簾,可以挑選自己想要的顏色這點我非常喜歡。我們是全室做好總共有:客廳落地窗、書房斑馬廉、3個房間、浴室百葉窗,只有客廳和主臥有加裝紗簾,整體費用落在3-4萬之間提供給你做參考。

這邊想跟大家分享,如果你有門路或有意要合作的廠商,不一定把所有工程都交給設計師處理。自己挑選的過程反而充滿樂趣,有了想法也更容易與設計師規劃出理想的空間。

看不懂裝潢報價單小心吃大虧|新家施工估價單細項大公開,裝潢找統包還是設計師分析比較懶人包
看不懂裝潢報價單小心吃大虧|新家施工估價單細項大公開,裝潢找統包還是設計師分析比較懶人包

報價單每個項目都要詳細列出尺寸


這份報價單有詳細列出每一個項目的單位、數量、單價和金額。對於我們屋主而言,即使不是這個領域也一定要掌握好裝潢的常見計價單位!

不同工程及建材有不同的尺寸計價單位,如同出國換算匯率一樣重要!這邊列舉出幾個常見的計價單位與說明:

常見的計價單位換算說明運用工程領域
1才=30.3公分x30.3公分大理石的計價單位
鋁窗的計價單位
少部分會運用在磁磚、玻璃的計價上
1坪=3.3平方公尺木地板或地磚的計價單位
牆面油漆或建材的計價單位
天花板工程的計價單位
地坪拆除工程的計價單位
1尺=30.3公分系統櫃家具的計價單位
木作櫃體及木作油漆的計價單位
玻璃工程的計價單位,例如玻璃門、隔間
1碼=3呎=36吋=91.44公分窗簾及家飾布料的計價方式
類似「一組」的概念門窗的計價單位

看到報價單時最好拿起計算機把所有的單價、尺寸和數量都敲過算盤一遍!逐項檢查工程項目與細項,親自計算確認是否有誤,避免被拉高價格。同時也要對照平面圖、立面圖確認好數量、規格 備註欄要註明執行工法、建材名稱等。

釐清報價單上看不懂的細項


對於不懂工程及工法的人,計價方式複雜造成可虛報的空間也不少。通常廠商想灌水的地方不外乎就是單價和數量,單價的部分雖說因為選擇的材料和工法不同而有所區隔,除了工法每位師傅報價有差之外,材料的部分統包也是直接跟建材商叫貨,如果你清楚料號也可實際去詢問上游的廠商(網路很方便)。

花點時間精明比價,才能學會聰明看懂報價單!

再來就是監工時確保施工現場的材料是否一致,許多小細節只要多看多問,設計師和師傅知道你不能隨意唬弄,自然就不會偷功減料。因此即使你有請設計師,還是建議常去施工現場監工,畢竟你才是付錢的老闆!

更多相關連結

🎙️ 收聽Podcast音頻節目|分享買房斜槓大小事
🚀 加入高效社群|贈送AI數位工具推薦懶人包

裝潢找統包會遇到的狀況

如果是自己找統包師傅來報價的話,師傅大都是籠統的手寫報價單,沒有寫上細節,巡視後估抓一下大概數字而已。且每項工程的報價都是分開進行,另外也會根據地區不同價格有所差異。

如果上網查範例時可以看出有些項目以「一式」報價,其實一份正確的報價單應該詳列材質、尺寸、用量、施工人數、工期長短,甚至是使用方法。如果是找設計師,設計師還會提供平面圖、立面圖、材質說明等,印出來與報價單一起跟客戶做核對。

到底要自己發包還是找設計師幫忙?

雖說我們都知道自己發包可以省下不少花費,但裝潢項目非常繁瑣,任何大小事都需要自己張羅。另外一個常見的狀況就是「漏報裝修項目」,也不能說師傅是故意,有時候也可能是自己沒注意到需要追加施工項目,前後來回確認也會花上不少時間。


我同事是一名設計師,本身就有3D製圖的能力,在一定程度上發包反而更符合自己的需求,重點是他想省錢又喜歡DIY動手做的成就感~

因此到底要自己發包還是找設計師幫忙?更重要的是先思考自身需求!

我和我同事同樣都擁有設計的專業技能,但安琪拉卻選擇請設計公司幫忙,因為術業有專攻又想省時間,希望設計師能幫忙處理好各種小細節,減輕負擔。更重要的是看到平面圖、立面圖和3D 透視圖時,對於計畫控的我來說內心會比較踏實~

就算你找設計公司,也要花時間挑選中意的設計師。而自己發包省下的就是每坪約台幣$4000-6000的製圖設計費,還有去施工現場的監工費,單看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時間去掌握或者是邊學邊做。

好不容易買到房子交了屋,最怕砸了錢結果不滿意裝潢結果。明確清楚自己裝修的重點花費,才能靈活運用預算。像最近流行的「輕裝修」就是省預算又能營造氛圍的好方法。

祝福看完這篇文章的你,能夠住進令人舒服又自在的居家空間~

延伸閱讀

🤖 AI工具推薦

📋 懶人包整理

🏠 買房大小事

🛋 裝潢大小事

👩‍🏫 天賦順流理財

分享這篇文章給更多人

8 則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設計師愛看房podcast音頻節目

嗨! 我是安琪拉

設計師沒事最愛看房,也在青埔買下人生第一個家!將看房筆記、購屋知識、居家裝潢和理財學習,分享給需要的首購族,幫助你學習房產知識,買房不後悔,成功住進理想中的好房子!

  • 好學校Hahow線上課程講師
  • 設計師愛看房Podcast創辦人
  • 股感/UDN媒體專欄作家
  • 部落格變現培訓班講師
訂閱安琪拉的電子週報

更多推薦文章